实践出真知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这句话拉开了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序章。这种实践观念正是来自于毛泽东同志1937年7月时在延安写的《实践论》。

为了扫清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了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哲学总结,为了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实践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感慨道:“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

为何“不能不写”?因为当时党正接受着严峻的考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4年统治,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惨痛的教训迫使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深刻的反思。在长征胜利后,共产党有了一段比较安稳的时间,这段时间毛泽东同志比较集中地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理论思考和概括总结,于是有了《实践论》的出世。《实践论》的出现,打破了当时党内思想在严峻时刻下仍然没有统一的困境,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各种主观主义错误思想提入到了历史的垃圾堆。

《实践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当时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抽丝剥茧的科学分析马克思主义,为后来党取得革命胜利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现代中国人都知道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实践论》的具体体现,80多年前成书的《实践论》或许在面对的困境和现在不同,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今天仍然散发着明珠一般的光辉,为我们提供着伟人的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