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葫芦的认知是来自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葫芦娃”,剧中一开头就有七个颜色不一样的葫芦挂在树上,特别好看。后来长大了对葫芦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葫芦并不是五颜六色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葫芦吧
“匏”、“瓠”、“壶” 、“甘瓠”都可以称为葫芦。据说在远古时代葫芦被称为先祖灵魂的归宿地和诞生始祖的母体,所以我国有20多个名族崇拜葫芦也不是不可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们虚构的神话故事就有119则,虽然神话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表现了先人们美丽浪漫的才思,不仅如此,许多少数名族也编排了葫芦笙舞,并且每逢节日需先跳个舞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比较会发财、富有。可见在人们的观念中葫芦还可给人们带来福禄。
不知从何时起葫芦变成了一种可供人们拿在手上把玩的东西,并且逐渐多样化,由于大自然的锻造和科技的发达,葫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天然由大自然锻造而成,一种是裁切成器由机器制作而成;但是不管是纯天然的还是裁切成器的基本一共分为五类——勒扎葫芦、范制葫芦、火画葫芦、押花葫芦、针划葫芦。
那什么是文玩葫芦呢?其实就是一种适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芦。据专家解释手捻葫芦可以活动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经,肌肉起到按摩穴位,达到健身养生的功效,所以有很多老人都喜欢把玩葫芦。
下面我就来仔细分析一下那五类葫芦
勒扎葫芦:勒扎葫芦又叫系绳葫芦。其做法是勒扎前先构思一番,然后在纸上画出草稿,根据草稿具体操作,勒扎的时间在作果15天左右,比成熟瓢的一半稍大时开始缠绕电线,将其缠成螺丝状。
范制葫芦: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其做法是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
展开全文
火画葫芦:又称火绘葫芦。在葫芦成熟去皮晾干后,葫芦表面质地白色,利用灼热的工具把葫芦的表面烫焦,形成图案。用电针通电后,温度适中时,就在葫芦表面进行创作。
押花葫芦:押花葫芦又叫掐花、砑花葫芦。用金属刀片、玛瑙、玉、牙等制成的押花刀具,在葫芦表面押挤出阳文花纹,效果独特。
针划葫芦:用模制或直接雕刻的方法做成的葫芦器,统称“刻葫芦”。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到这吧。看到这些你有没有对葫芦有一点了解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