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我竟然不知道藿香正气水能拿来洗澡,还能祛痱子和增强免疫力,不是只能治疗中暑、腹胀、腹泻吗?
我这大学,白上了,泪崩~~~
藿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服!
胆战心惊翻开江湖排名谱,藿爷还真的名气不小,什么“千古第一方”啊,“5毛钱的小劲酒”啊,“中暑神药”啊什么的,天了噜了……
藿爷者,藿香正气水也,神乎其神,可喝可泡,百无禁忌,大人喝了,药到病除,小孩洗了,包治百病。
哎呀呀,千年老妖出没了……
12世纪,南宋某药局,曰太平惠民局,破天荒开展便民服务(其实吧,我觉得这应该是最早的促销手段),大发善心出了一本配方书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药典”,最早记载了藿香正气散的功效及方子,由此开启了藿爷的千年老妖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国家发出“国药现代化”的号召,离京较近觉悟较高的天津药企最先积极响应。
1953年10月,天津隆顺榕药庄成立第一个国药提炼部,即隆顺榕中药提取车间,浩浩荡荡的中药现代化制剂研究拉开序幕。
1954年,隆顺榕提取车间的田绍麟博士改进藿香正气散配方,成功研制出藿香正气水,藿爷霸气登场。
20世纪,藿爷问世之前,由于藿香正气散服用不便,推广不多,国人大多服用日本产的十滴水,用于治疗中暑等疾病,呃,对的,你没看错,十滴水是日本人先生产的,当时几乎占领整个中国市场。
藿爷上市后,大展神威,因“有效、方便、价廉”,国人陆续抛弃十滴水,转投藿爷怀抱。几年后,藿爷击败日本十滴水,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其实呢,是我国自己要生产十滴水啦)。
1979年,藿香正气水载入《中国药典》,藿爷获得新中国正式认可,开启“藿害”模式。
在中药配方改良史上,藿爷的配方堪称经典。千年前,藿爷神功盖世,时至今日,即使未作较大改进,亦能独霸武林,“千古第一方”的美誉当之无愧。
藿爷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中国药典》中功效与配方比较表
那什么,你们想不想看千年老妖的称霸史?
来吧!
考虑到服用及携带的方便性,除了藿香正气水,药企还陆续生产出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浓缩丸)、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合剂等多达9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制剂。
市面上有600多种不同厂家、不同制剂、不同规格的藿香正气制剂在售,你要不信,自己去药店涨涨姿势。
作为“中暑神药”,我们藿爷霸气侧漏,漏得威武,可谓,有江湖,有藿爷。
除上表功效外,据说,藿爷还能治伏皮肤瘙痒、外阴瘙痒、防痱子、防蚊咬、防晕车晕船、治湿疹、解酒、去头手足癣及灰指甲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天呐,我又开始怀疑人生了)。
目前,关于藿爷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治疗肠胃炎、消化不良、腹泻、风寒感冒等方面,看来,对于藿爷的其他功效,科学家貌似不太上心哟!
当然了,偌大江湖,不服之人,必定有之。
2017年7月,刘松松及谢益明两位科学家联合发表论文,指出有101例患者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包括皮肤潮红、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即服用头孢类药物等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药品导致体内乙醛中毒反应)等症状。
藿香正气水含40%~50%的乙醇(说明书竟还要求忌酒???这,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因此,服用时千万不要同服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定等)、硝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等)以及其他抗菌药物(如氯霉素、酮康唑等)等,酒精过敏者,可改服片剂或胶囊等。
提醒一下哈,中成药一般不注明不良反应,藿爷的说明书也没有,但,不写,不代表没有。
各单位注意,六点钟方向,千年老妖,藿爷出没!
参考资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刘景源点校版
《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部
天津隆顺榕发展制药有限公司官网,藿香正气水研制之路:
http://www.lsr.net.cn/plus/list.php?tid=81
药监局官网,藿香正气上市信息:
http://app2.sfda.gov.cn/datasearchp/gzcxSearch.do?searchcx=%E8%97%BF%E9%A6%99%E6%AD%A3%E6%B0%94&optionType=V1&formRender=cx
刘松松、谢益明著,《101例藿香正气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17年05期
小叨君,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毕业,曾在药厂做过生产、验证以及检验,现为药店小药师一枚,爱生活,爱科普,爱分享。
大白,英专自由职业者一枚,不爱社交爱分享,不爱热闹爱翻译。
我们是一群一群小蚂蚁,我们在一步一步往前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