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窑胎质以褐胎、红褐胎为多,另有砖红胎、黄白胎、灰白胎。釉色有20多种,多为高温石灰釉,以青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黄,青中泛绿居多。另有黄、米黄、芥子黄、茶黄、黄褐、褐、绿、粉绿、蓝、紫蓝及黑釉等。
产品种类繁杂,形式多样,计有①生活类:杯、盘、碗、盏、盒等,尤以“省油灯”最有特色;②文具、玩具类:砚、水注、盂、陶铃、弹子、棋子等;③俑类、佛像类:模制、手捏人物、动物、佛像、面具等,极富民间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④建筑建材类:琉璃砖瓦,琉璃构件。器物表面普遍施用一层化妆土(陶衣)是其特点。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印花、刻划花、刻划花加彩、堆贴花。釉下彩绘多用褐、黄、绿、蓝、黑色、故称“邛三彩”。蓝色多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纹饰多为草叶、花卉、云气、斑点、鸟虫和几何纹。
邛窑彩瓷大盘
邛窑小瓷俑造型生动,如鱼跃扑球俑。
说起邛窑,自然联想到公元760年,诗圣杜甫在草堂写《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工部如此偏爱大邑瓷碗,可见其精美之程度矣。大邑古属邛州,一般考古学者认为:大邑瓷碗应出自邛窑。
唐代邛窑海棠杯
神秘的古窑址
邛窑是在湮没近千年后于战乱中现世的,1935年前已有人盗掘,1936年是乱掘的最高峰,邛崃驻军头目命令士兵们挖古窑,保存千年的古窑址遭到空前的破坏,挖出的器物运到上海博物馆公开展览,引起轰动。他还设专柜售卖,谋图渔利。当时人杨枝高写的调查云:“1936年夏季,天稍旱,军民等约三四百,争先恐后,昼夜挖掘,冀得珍奇。省中古董商,往来不绝于道,所售之银约计万余元。而后之人不复睹唐、宋邛窑之憾,颇为惋惜耳。”在邛窑遗址被挖掘的混乱高潮中,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葛维汉1936年9月前往十方堂遗址进行考察,返蓉后,葛维汉向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写了一封请求正式发掘的报告,但未获批准。迫不得已,华西大学开展了紧急收购行动。今天我们有幸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中看到的邛窑精品,便是那个时代的劫后余存。但由于“生逢乱世”的大量完整器物不是经过科学发掘所得,时移境迁,精美的四川邛窑陶瓷在昙花一现之后,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十方堂邛窑古遗址
邛窑瓷器的技艺特点
豪放中不失细腻,雕刻琢磨
邛窑瓷器,作为民用陶瓷,主要是供老百姓日常使用,因此邛窑瓷器拥有着粗狂朴实浑厚的特色。川蜀的陶瓷师们,又独具匠心,将雕塑艺术的手法运用到瓷器的型上,在一些瓷器的把手上雕刻了花纹、浮雕等,甚至还把书法融入到陶瓷器纹饰中,将浓厚的川蜀文化用极简的手法表现在邛窑瓷器上。有些和刻花、划花、粘贴、捏塑、模印等共同组成装饰面。运用各种装饰手法,让瓷器在豪放中透着细腻。
唐代邛窑白釉褐绿彩带盖罐
唐代邛窑黄绿釉印花贴塑高足碗
工匠先用模印制出带飞天像的莲花瓣,再将一片一片的花瓣分三层贴塑到胎器上,具有不同生态特色的三层花瓣错落有致地组合成生动鲜活立体感强的莲花,体现出邛窑装饰艺术与造型独具匠心的美。
唐代邛窑彩绘四系罐
宋代邛窑绿釉骑兽瓷俑
釉色鲜艳多变化,首创彩绘瓷
邛窑陶瓷有单色釉、如青釉、棕黄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施化妆土后,用当地原料配出浅黄、深黄、棕黄、老绿、翠绿、孔雀蓝、藏蓝、紫黄、黑色等彩在瓷器上作画,大多数是釉下彩。邛窑,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民窑。邛窑彩瓷,釉色鲜艳,因善用窑变技术,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五代邛窑绿釉印花飞天纹粉盒
邛三彩媲美唐三彩
邛窑的高温彩瓷技术,是具有独创性的。和北方唐三彩不同,邛三彩的烧造温度为一千二百多度,而唐三彩仅为一千度左右,现行的陶与瓷是以温度来区分,从这一点来看,唐三彩是陶器,而邛三彩则是古陶瓷,邛窑的高温烧造技术,让邛窑瓷器更加细腻,为后世瓷器彩绘装饰的发展提供了模板和经验,起到了奠基作用。
唐代邛三彩高足炉
唐代邛三彩海棠杯
唐邛窑三彩极品水盂
铜红釉:天下第一红
铜红釉,其原料为产自四川铜矿。由技师们提炼烧造而成的,颜色分外鲜红。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杨静荣特为此题字:“天下第一红”。
唐代邛窑铜红釉
省油灯
邛窑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莫过于享誉古今中外的“省油灯”。
邛窑省油灯其貌不扬,但自它问世以来的千百年间,不断被文人雅士所吟诵赞美。南宋诗人陆游在《斋居纪事》中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省油灯是否真像陆游所说可“省油之半”?当年陆游客居四川的时候,曾担任邛州天台山崇道观的主管,他对省油灯的描述基本是真实可信的。据四川大学博物馆陈德富教授多次实验表明,邛窑省油灯大都有较为明显的省油效果,且夏季比冬季尤为显著。
其方法是在“灯盏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从而达到“省油几半”的目的。也即把灯芯及油置于灯盏表面的内凹处,然后注清水于与夹层相通的小孔中。在孔中加入冷水,目的是降低油的温度,避免油被灯火加热后急速蒸发,这种发明实际上与近代热机的循环冷却系统的原理相同。
现在人们在日常口语中仍然在用“不是省油的灯”这一概念来表达对某个人的具体看法,可见省油灯,对社会的影响是何等的广泛和深远。
邛窑技艺传承
邛窑不仅是土的艺术,火的结晶,也是最早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制窑系,釉色丰富多彩、鲜艳夺目,被认为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邛窑湮没了八百多年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再次被人们重视起来。1972年,邛崃县政府筹建美术陶瓷厂,恢复邛窑生产。
邛窑技艺传承人何平扬,不但是唯一一位复原古邛窑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人,还是现存最后一位能用古法烧制邛窑的民间工艺大师。现在,何平扬创作的作品达千种之多,试制出各种彩釉包括古代釉彩配方一百多种。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先生一语道破邛窑的珍贵:“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何平扬作品·多福香薰
文案:董雪
说明:
【唐彩】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式生活方式的传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文字为【唐彩】原创,反对剽窃。仅限交流,不做商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