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崮,有些雄奇、有些神秘、有些险峻、有些象形、有些说不上什么特点,但所有的崮总是都让人流连忘返。它们仿佛是山中一个个的村落,记录着山的历史和烟火,记录着山友和山的故事。
老鱼最喜欢人文传说和地理遗迹并存的崮,这种崮是崂山最宝贵的地质遗存,是大自然与历史完美结合后共同留下的瑰宝。
地理方面最值得一探的是狍子崮
在太清宫西北隅,有峰状若覆螺,名狍子崮。游人走到这儿,往往不觉其妙,其实狍子崮的妙处在其极顶。沿着巨石相间的石罅缘上,到达崮的顶峰,会发现原来其顶别有异境。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天池,大者径九尺,小者尺半,俱水深不测,其周遭皆了无尘埃,而游者绝迹,此即为太清的瑶池圣景。类似的还有其后的昆仑峰巅,上面池若列星,也是类似的地质奇迹。
瑶池是自然景观,而狍子崮最神秘的是其与崂山的另一个传说“铁锚”相关。蓝水先生记载此崮“岩间有蛎壳,其东山壁间挂一铁锚,旁石缝中有不朽板”。铁锚和不朽板都是不容易损毁的物件,然其挂于何处?是否仍然存在?至今是未解之谜。
人文方面,最值得探究的是为王乔崮
崂山有二处王乔崮,一处在华楼山,另一处在华阴山北,这里说的就是第二处王乔崮,该崮形若华表,拔地而起,无路可上。
其地理遗迹在于其山腰有明显的马蹄迹及车辙印迹,显然不是现代人的作品,被当地人视为古迹。崮西另有一巨石,石成一体,其上有池。称“天池”。
王乔崮的历史在于《太平寰宇记》的传说。《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期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由江西人乐史所撰,该书卷二十河南道莱州即墨县有记载:始皇帝曾经“因至牢盛山望蓬莱,盖立马于此”。据笔者考证,当年始皇帝立马之处,即在现在的王乔崮马蹄印迹所在,具体可参见《探秘阴山》一文。
地理和人文结合最好,最神秘的是凌烟崮
其崮规模不大,海拔不高,但集神秘、神奇、险绝于一身,是山里最为神奇之地。崮位于华楼山巅西侧,崮顶巨台垒叠如台,约二十平方米,上有神秘遗迹:一是神秘砖丘,丘上有相对二孔,俗称“老师傅坟”,所葬何人,无从查证。二是崮顶南有向西之石洞,可容一人遮风避雨,前有人工修凿之水道。四是崮中间也有一石洞,是埋葬华楼宫开山道士刘志坚遗骨的地方。
最神秘的是两个神秘石椁,一大一小,来历用途无从得知。这儿的石椁让我想起“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故事。
地质方面凌烟崮其径险绝,自崮东转北再西穿石而上,有二寸小径可依循凿脚窝攀附而上,下临深渊,非胆壮者不可。后人在崮上建了栈道和云梯,游人可循梯攀援而上,但仍可见其地势险要。
地质与民间传说结合的最好,最值得一游的为龙穿崮
崮位于巨峰东南三里多远的南坡上,因山势陡峭而少有人迹。周边无峰石,兀立地面,高十几米,底部不算粗壮,顶部也不尖细,中有空洞如门户,人站洞内不可及顶,如处圆中。自洞西北望去,峰峦叠嶂,竦拔若城,巨峰石刻的双“福”字透洞而出,人由此洞正可窥之,极具祥瑞之气。
展开全文
龙穿崮特点在于一个“奇”,可惜前人游山的时候少有注意到它。在明清兴起的各类崂山游记中,仅有清朝林钟柱的《重游崂山记》写道:“过龙穿崮,碧石千丈,独立平地,中空一穴,圆明如镜”。
近代蓝水曾写有一首诗,曰:“遥望当腰大窟窿,穿心石在巨峰东。是谁为凿混沌窃,永示此中本是空。”看情景是写此崮的。
民间传说,此崮为东海龙王的太子中昊远所穿,此即为“龙穿崮”之由来。龙穿崮已游多次,可尤觉意犹未尽,可见此崮之诱惑。
最刺激的是攀爬各种山崮
山崮最开始的诱惑是用来攀爬,崮上所有的奇观都是通过攀爬被发现、传播而广为人知的。攀爬故事最多当属华楼山的华表峰了,此峰称为峰,实际是个方方正正的山崮,在崂山中称“华楼叠石”。
华表峰因陡峭难以攀登,一直有传说上有仙迹,其攀登者从崇祯间华楼宫道士到嘉庆间樵者王善,后来又有咸丰年间道人胡祥云、高祥仁。到了现代根据峰上的石刻记录,有“青岛市武定路小学某某某”、“沧口邮电局 ”什么工人曾经攀登其巅。
以上故事说明攀爬自古以来就是登山人乐衷之事,到了现代也不例外,如日起石上的天心池,没有山友的攀爬,不过是志书上的几行不起眼的字而已,其他什么天门池、天茶池、凉清池也是类似情况,但攀爬山崮与走山不同,除了需要体力,更需要经验、技巧和胆略,攀爬是危险的,但胜利登顶后的喜悦和成就往往使人乐此不疲。
通过攀爬,山友门发现更多的很有特点的崮,如大台崮,崮内中空,仿佛一座火山;锥子崮似一管毫笔,更奇的是其正好位于华阳书院的东麓;椅子崮像一把巨大的石椅,大腿崮则自然像修长的大腿;山崮有崂山最大的一线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里的很多崮有了人迹,但其实更多的崮,尚没有人到达,山里永远都有它从不未人知的秘密。
诸多的崮,海崮、骑牛崮、玉母崮、黄山崮、将军崮、鞍子崮、钻子崮、团团崮、灯笼崮、人头崮、金港崮......点点缀缀的崮散布在山的群壑幽谷中,俯瞰着山的四季变幻、草木荣枯。
游山的人大多或者从远处仰望,或者从其脚下绕过,不知道它们的真面目,此为行山。另有一些山友则胆大心细、身手敏捷,攀援穿行在崮之心中,了解每一座崮的石隙、天池,以到达其极顶为乐事,此为登山。若既有探究之心可了解其人文,又具敏捷之躯可探知其地理,此可为知山矣。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未经授权请勿刊登,合作请联系:439829@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