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这里

《神奇动物在哪里》影片中,最抢镜的动物莫过于爱偷金银财宝的“嗅嗅”了,这只披着黑色皮毛的“小偷”,看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无法自控,全都要偷走放进自己肚子前的口袋里,被逮到就一脸无辜地卖萌。

这位魔法生物嗅嗅其实在现实中有一位非常相似的“近亲”——针鼹。因为“撞脸”了魔法动物“嗅嗅”,在澳洲动物园里,针鼹还成了网红。不管是长长的嘴巴、小小的眼睛,还是圆滚滚的身子都像极了影片中的“嗅嗅”,甚至针鼹的肚皮上也有一个袋子,只不过不用来装硬币,而是雌性哺育宝宝的工具。

针鼹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针鼹有一只细长的嘴,鼻孔在嘴的前端,又细又长的舌头可以伸进蚂蚁的洞穴捕食。它们的四肢较短,都有五趾,雌性的腹部在繁殖期会长出育儿袋,雄性后肢踝部有毒。针鼹一般栖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丛的区域,住在岩石缝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爪强有力,适于挖掘。遇到危险,能很快向地下挖进,紧急时也会卷成1个刺球保护自己。针鼹的视力很差,主要依赖嗅觉和听觉活动,冬季会降低体温冬眠。

卵生哺乳动物

全世界共有4000多种哺乳动物,大都是胎生的。仅有两种哺乳动物例外,它们先生蛋、孵卵后哺乳,这就是鸭嘴兽和针鼹,它们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鸭嘴兽和针鼹不仅繁殖后代的方式相似,外形特征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在由卵生生物进化成胎生生物的过程中,它们保留了产卵孵化的特性,但又同时具备胎生动物的哺乳行为等一系列特征,因此它们仍属于哺乳动物。

每年5月是针鼹的繁殖期。此时,雌兽的腹部会长出一个像袋鼠那样的育儿袋。产卵时,雌兽像毛虫一样把身体弯曲,将泄殖腔对准袋囊,使卵由泄殖腔流出时正好落入袋内。雌兽大多仅产1枚卵,偶尔产2枚,卵产下以后就由雌兽随身携带并孵化。针鼹的卵呈白色,里面有一个极大的卵黄,没有卵白,大约长15毫米,直径13毫米,大小与鸭嘴兽的卵差不多。孵化几周后,幼仔就出壳了。刚出世的幼仔,体长不足12毫米,留在育儿袋中继续生长。由于雌兽没有乳头,幼仔只能在袋囊中舔食由雌兽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当小针鼹刺激育儿袋内的皮肤时,奶汁就会从特殊的细孔中分泌出来。小针鼹在育儿袋里一直生活到背上长出针刺为止,一般是6-8周。到了这时,雌针鼹便把幼仔从育儿袋里掏出,藏在灌丛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继续哺育数周,小针鼹便能够独立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