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用药的黄金法则 在皮肤科的日常用药指导中,我们常常听到一句口诀:“湿对湿,干对干”。这句看似朴素的话,实则蕴含着皮肤科外用药的精髓。它提...

来源:雪球App,作者: 第一药店财智,(https://xueqiu.com/2495339241/339243676)

在皮肤科的日常用药指导中,我们常常听到一句口诀:“湿对湿,干对干”。这句看似朴素的话,实则蕴含着皮肤科外用药的精髓。它提醒我们,不同的皮肤病变阶段,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剂型选不对,再好的药也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湿对湿,干对干”——皮肤用药的“黄金法则”

1. “湿对湿”:渗出、糜烂,选用湿敷、洗剂

适用情况:当皮肤出现红肿、丘疹、水疱、糜烂,甚至有液体渗出(“流水”)时,这代表着局部炎症反应剧烈,组织液渗出。此时,皮肤局部是“湿”的。

为何“湿对湿”:湿敷或使用水性制剂(如洗剂、溶液),可以帮助收敛渗出,减轻局部肿胀,达到消炎、止痒、降温、清洁创面的作用。如果此时使用油腻的乳膏或软膏,反而会阻碍渗出液的蒸发,加重浸渍,甚至继发感染。

2. “干对干”:丘疹、苔藓化、结痂,选用乳膏、软膏

适用情况:当皮肤病变处于慢性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增厚、粗糙、肥厚(苔藓化),或已经结痂时,皮肤局部是“干”的。

为何“干对干”:此时应选用油性或半油性的乳膏、软膏。这类剂型能提供很好的封闭性,帮助药物渗透,滋润皮肤,软化角质,减轻瘙痒和皲裂,促进皮肤修复。

了解了基本原则,我们来看看具体疾病中如何应用。

病症解析与常用药对号入座,精准施策

1. 急性湿疹/皮炎:典型“湿”性病变

表现:皮肤红肿明显,有密集丘疹、水疱,甚至出现糜烂、渗出;剧烈瘙痒。

常用药剂型及作用:

湿敷类:如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等冷湿敷。

作用:具有清洁、消炎、收敛、散热、止痒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渗出和红肿。

洗剂: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

作用:水性悬浮液,具有收敛、保护、止痒、干燥作用,适用于渗出不明显,但有红斑、丘疹的急性期皮炎。

溶液/酊剂:如复方苯甲酸酊(脚气渗出期)。

作用:干燥、收敛、杀菌。

使用注意:保证湿敷的频率(如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洗剂使用前需摇匀。渗出严重时,避免直接涂抹乳膏。

2. 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典型“干”性病变

表现:皮肤局部增厚、变硬、粗糙(苔藓化),表面干燥、脱屑,颜色暗红或呈褐色,瘙痒剧烈。

常用药剂型及作用:

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激素类),或尿素维E乳膏(非激素类)。

作用:易涂抹,吸收好,有一定滋润作用,适用于皮损较轻、无明显皲裂的干燥皮损。

软膏:如卤米松软膏(激素类),或凡士林、维生素A酸软膏。

作用:油性较大,封闭性好,渗透力强,滋润保湿效果最佳,适用于局部皮肤肥厚、干燥、皲裂处。

使用注意:薄薄一层均匀涂抹,揉搓至吸收。对于苔藓化皮损,可少量多次涂抹并适当按摩,增加药物渗透。

联合用药

在实际应用中,皮疹状态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单一剂型难以全程应对。联合用药能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

1. 急性期湿疹的“止痒消炎+收敛干燥”

组合:3%硼酸溶液湿敷 + 炉甘石洗剂(白天)+ 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作用与意义:硼酸溶液湿敷迅速收敛渗出,减轻肿胀和炎症。炉甘石洗剂白天使用方便,提供持续的止痒和干燥作用。口服抗组胺药从全身抑制瘙痒,减少搔抓,避免加重皮损。

2. 慢性湿疹的“消炎止痒+保湿修复”

组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或卤米松软膏,作用于肥厚处)+ 保湿乳液/霜(全身或患处周围)+ B族维生素(口服)

作用与意义:激素乳膏/软膏直接作用于炎症和瘙痒,是控制慢性湿疹的核心药物。保湿乳液/霜则能有效滋润干燥皮肤,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降低皮肤敏感性,为皮肤提供一个稳定的恢复环境,并可减少激素依赖。B族维生素有助于皮肤新陈代谢和神经功能,辅助改善皮肤状况。

3. 足癣(脚气)不同阶段的“精准打击”

组合(水疱糜烂期):复方醋酸铅溶液(湿敷)+ 特比萘芬喷剂(待干燥)

作用与意义:复方醋酸铅溶液用于收敛脚部水疱糜烂,减轻渗出。待局部干燥后,再使用特比萘芬喷剂,方便药物渗透到真菌感染部位进行杀菌,避免油性剂型加重浸渍。

组合(干燥皲裂期):特比萘芬软膏(或复方酮康唑软膏)+ 尿素乳膏

作用与意义:特比萘芬软膏直接杀灭真菌。尿素乳膏则用于软化角质,滋润干燥皲裂的皮肤,帮助药物渗透,同时缓解疼痛不适。

生活注意事项

1. 清洁:无论干湿,保持患处清洁是前提。但急性期避免过度清洗和搓揉,防止刺激。

2. 涂抹方法:乳膏/软膏应薄涂,均匀按摩。湿敷要确保敷料浸透但不滴水,并及时更换。

3. 避免刺激:避免搔抓、摩擦,衣物选择宽松、棉质、透气的。

4. 做好保湿:对于所有皮肤病,皮肤屏障的健康至关重要。即使是非干燥性皮肤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保湿产品,作为基础护理。

5. 疗程观念:慢性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和护理,急性期缓解后也不可立即停药,应逐渐减量或转换维持性用药。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