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记录血压 测血压的频率如何把握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正确记录血压对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以下是正确记录血压的方法和测血压的频率把握:

1.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最好在早晨起床后、午餐前或晚餐前进行测量,避免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饮酒后立即测量。

2.准备工具: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或手动血压计,并确保袖带大小合适。

3.保持放松状态:在测量前至少5分钟保持安静,不要吸烟、喝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饮料。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背部挺直,手臂放在桌子上或扶手上。

4.测量方法:将袖带绑在左上臂,距离肘关节约2-3厘米处。将听诊器放在袖带下缘与动脉搏动处对齐,然后逐渐充气至高于预期收缩压约20毫米汞柱。缓慢放气,同时注意听诊器中的声音变化。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记下此时的压力值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记下此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连续测量3次以上,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测血压的频率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或更频繁地进行血压监测。此外,如果正在接受降压治疗或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也需要及时测量血压并向医生报告情况。